壓鑄模具標準
摘要(yao):壓鑄模具除(chu)應符(fu)合中華人民共(gong)和(he)國國家標準(zhun)UDC 621.725.22 GB8844外還(huan)應做零件材質和(he)熱處理硬度符(fu)合規定、總(zong)裝(zhuang)技術達到標準(zhun)要(yao)求及模具交(jiao)付驗收標準(zhun)◇博(bo)威鋁合金(jin)壓鑄模具制(zhi)造...
一 、適用范圍
適用于公司所有壓鑄模具設計、制造、驗收。二、 壓鑄模具技術條件
模具設計制造除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UDC 621.725.22 GB8844外還應做到如下要求:1、 零件技術要求
1)、模具零件,其材質和熱處理硬度符合表1-1的規定。
表1-1
模具零件名稱 | 模具材料 | 熱處理硬度HRC | |
牌號 | 制造 | ||
型芯、定模鑲塊、動模鑲塊、活動鑲塊、推桿、澆口套、分流錐 | H13 | 國產 | 42-48 |
8407 | 進口 | 42-48 | |
導柱、導套、推板導套、推板導柱、滑塊導板、楔緊塊 | T8或T10 | 國產 | 50-55 |
套板 | FCD50 | 國產 | 調質22-24 |
支腳、推板 | 45鋼 | 國產 | 調質28-32 |
3)、模具支腳模沿厚度應符合表1-2的規定。
4)、模具頂桿板后平面至動模板安裝平面的距離應符合表1-2的規定。
5)、模具拉棒螺紋孔應符合表1-2的規定。
6)、模具與壓室結合尺寸必須與公司提供的壓室法蘭尺寸一致,不得中間增加過渡套。
表1-2
壓機型號 | DCC280 | DCC500 | DCC800 | DCC1250 | DCC1600 |
模沿厚度 | 35±0.5 | 45±0.5 | 45±0.5 | 50±0.5 | 50±0.5 |
頂桿板距離 | 30±0.5 | 40±0.5 | 40±0.5 | 40±0.5 | 40±0.5 |
拉棒螺紋 | M16 | M16 | M24 | M24 | M24 |
法蘭尺寸 | Φ140×120 | Φ200×140 | Φ200×240 | Φ200×240 | |
Φ140×120 | 見表 | 見表 | Φ200×240 | Φ220×20 |
8)、模具非工作部位棱邊均應倒角或倒圓,成形部位未注注明的圓角按R0.5㎜制造。
型面與分型面或型芯、頂桿等相配合的邊緣不得有倒角或圓角。
2、總裝技術要求
1)、合模后分型面應緊密貼合,局部間隙不得大于0.05㎜(不包括排氣槽)。2)、熱態模具的合模間歇不大于0.1㎜。
3)、模具分型面對動、定模板安裝平面的不平行度應符合表1-3的規定。
4)、在分型面上定、動模鑲塊平面應分別與定、動模板平齊,允許略高(不得低于),800噸以下壓機模具不大于0.05㎜,800噸以上壓機模具不大于0.10㎜。
表1-3
被測面最大直線長度 | ≤160 |
>160-250 |
>250-400 | >400-630 | >630-1000 | >1000-1600 |
公差值 | 0.06 | 0.08 | 0.10 | 0.12 | 0.16 | 0.20 |
6)滑塊運行應平穩,合模后滑塊與楔緊塊應壓緊,接觸面積不小于四分之三,開模后定位應準確、可靠。
8)、模具套板應有足夠的剛性和強度,在承受壓鑄機鎖模力和金屬液壓力下,不發生影響使用的變形。
9)、型腔的反壓力中心盡可能接近壓鑄機合模中心,以免壓鑄機受力不均,造成合模不嚴。
10)、導柱伸出長度不得低于型腔最高點。
11)模具所有活動部分,應保證位置準確、動作可靠,不得有歪斜和卡滯現象。滑塊滑座等易磨易損部件、導柱和導套、推板導柱和導套、頂桿等易磨易損件應考慮摩擦副,同時均應采用剛性好、強度高的耐磨、耐熱材料。對這些易磨易損件應提供易損件圖紙和清單。
12)、要求固定的零件不得相對竄動,800噸以上壓機模具支腳和模板之間必須加定位銷。
13)、快換型芯必須牢靠并有防退措施,并盡量做成后面頂柱頂到模板上。
14)、冷卻水管集中供水的必須每路加裝閥門,能夠單獨調節。滑塊通冷卻水的必須引出滑塊。
15)、澆口套帶斜度部分的長度必須大于分流錐高出分型面高度15-20㎜,以確保料餅跟出。
16)、模具應有起吊裝置,該裝置必須牢固可靠,起吊后必須保證模具平正不得歪斜。起吊螺紋孔口部應有倒角并確保吊環能擰到底。
17)、模具成型部位(零件外表面),應用油石打光。
18)、模具溢流道、排氣道應打光,表面粗糟度0.4。
19)、在模具外側明顯位置應固定用銅板制作的銘牌,銘牌上的內容應包括:工裝名稱、工裝編號、工裝重量、制造日期等。

三、模具驗收標準
1)、鑄件應符合圖紙要求,符合技術要求。2)、模具驗收時由公司對模具主要零件的材質、硬度以及光潔度等進行檢查。
3)、試模后由公司根據試模情況,提出《模具修改通知單》,由模具制造商按要求及時維修。
4)、模具在使用中不得出現合模不嚴竄鋁、鑄件拉傷、拉壞、鑄件頂不出、鑄件變形等現象。
5)、鑄件機前合格率應≥95%,不含補膠、打磨等補救措施。
四、其它要求
1)、模具設計前由公司提供《模具設計任務書》。2)、模具設計方案完成后由供需雙方評審,會簽后確定實施。
3)、模具制造商應提供的技術圖紙和資料見表3-1。
表3-1
序號 | 技術圖紙和資料名稱 | 數量 | 提供時間 | 備注 |
1 | 鑄造模擬分析 | 1 | 方案評審前 | 電子板 |
2 | 鑄件凝固模擬分析 | 1 | 方案評審前 | 電子板 |
3 | 模具圖(含總裝圖和零件圖) | 1 | 交付后 | 電子板 |
4 | 模具零件清單 | 1 | 交付后 | 電子板 |
5 | 模具易損件清單 | 1 | 交付后 | 電子板 |
6 | 模具材料質量保證書 | 1 | 交付后 | 書面 |
7 | 模具材料熱處理報告和硬度檢測報告 | 1 | 交付后 | 書面 |
8 | 模具設計制造計劃和進度表(甘特圖) | 1 | 3天內 | 電子板 |